發稿單位:農業局
發稿日期:114年11月7日
臺南農企業再度發光、展現實力,瓜瓜園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及有限責任臺南市韓吉園雜糧生產合作社雙雙榮獲「第11屆十大嚴選穀得獎」;其中,瓜瓜園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更從近兩百家參賽企業中脫穎而出,榮獲「第34屆國家磐石獎」成績亮眼。市長黃偉哲指示由殷世熙副秘書長率領農業局前往張貼紅榜,表達祝賀之意。
市長黃偉哲表示,「國家磐石獎」為國內企業界極具指標性的獎項,第34屆共有近200家企業角逐,最終選出5家國內得獎企業,瓜瓜園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為唯一入選的農企業,殊為難得。瓜瓜園於臺南設立智慧冷鏈物流中心,導入太陽能與CA氣變儲藏設備,發展AI自動分級、無添加潔淨標章及數位契作管理制度,全面建構產製儲銷一體化系統,並成功將產品行銷至日本、香港及新加坡等高標準市場。此從臺南出發、以創新技術接軌全球的發展模式,正是本市鼓勵地方企業持續精進、邁向國際的典範。近期更與日本知名地瓜公司「Calbee KAITSUKA」,攜手合作推出首次跨國聯名商品─「紅天使烤地瓜」,將地瓜以更多元的樣貌推向全球市場,提升農業價值與國際能見度。
此外,在「第11屆十大嚴選穀得獎」全國競賽中,瓜瓜園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黃金脆薯塊」再次獲獎,該公司已連續三年、累計六度榮獲此殊榮,實屬難能可貴。同時,首次參賽的韓吉園雜糧生產合作社以「手工地瓜燒禮盒」亦成功奪獎,展現臺南農企業秉持「創新、創意、創造」三創精神,不斷研發突破,提升農產品附加價值與農民收益,充分展現臺南農產加工創新的強勁實力。
農業局局長李芳林指出,甘藷(地瓜)為本市重要雜糧作物,瓜瓜園與韓吉園皆致力整合契作農業、食品加工、冷鏈物流與品牌行銷,展現臺南農業由傳統走向現代、由地方邁向國際的創新轉型歷程。兩家企業積極推動在地雜糧契作與創新加工,打造兼具安心、創意與永續價值的農產品牌,讓「土地的味道」被更多人看見與品嚐,成為推動本市農產加值與食品產業升級的重要推手。
市長黃偉哲最後表示,感謝在地農企業長期以來對臺南農業的努力與貢獻,持續研發優質國產雜糧加工品,不僅提升農產品附加價值、增加農民收入,更讓國產雜糧具備健康、新鮮、安全、非基改、低碳足跡等特色。這些營養美味的雜糧產品值得全民支持,歡迎消費者踴躍選購。
臺南市政府今 (114) 年於經濟部「優良市集暨樂活名攤評核計畫」中再創佳績,在市府團隊與各市場自治會、攤商共同努力下,榮獲5星市集2處、4星市集6處、3星市集35處、2星市集7處;5星名攤7攤、4星名攤19攤、3星名攤258攤、2星名攤45攤,總計奪得1,128顆星,累計星等達8,273顆星,成績亮眼,寫下歷年最佳表現,展現臺南傳統市場與夜市軟硬體持續精進的成果。
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傳統市場與夜市不僅是城市生活的重要據點,更是展現城市文化魅力的場域。多年來市府持續推動市場環境改善、品牌塑造與行銷活動,並推出市場吉祥物「菜奇鴨」與夜市吉祥物「夜奇鴨」,吸引更多年齡層民眾走進市場,探索在地風情,感受傳統與現代交織的城市魅力與活力,皆讓市場從傳統買賣空間轉型為融合現代美學與在地人情味的生活空間。特別感謝各市場自治會與攤商夥伴的積極投入,讓臺南在全國評核中屢創佳績,成為民眾購物與觀光首選。
經發局局長張婷媛指出,市府自112年起推動「好市發生暨好市攤開獎勵計畫」,鼓勵市場與攤商追求更高星等。全市共有5星市集2處、4星市集6處、5星名攤7攤,皆創下歷史新高,其中3星市集達35處,顯示臺南在市集經營、環境整潔與顧客服務等面向成果豐碩。今年最受矚目的亮點為「鄭仔寮花園夜市」再次榮獲南臺灣唯一5星夜市殊榮,展現夜市在環境衛生與管理升級上的卓越成就;「西門淺草青春新天地」則首次榮獲5星市集榮耀,呈現臺南市場融合創新設計與人文美學的風貌。
市場處代理處長林士群表示,市府將會持續以「美學及實用」為核心推動市場、市集改造,例如西門淺草市場配合設計展客服中心形象和增設打卡區及形象營造、花園夜市建置多語言指引牌、虎尾寮市場更新入口意象、東菜市將公共區域大幅美化並增設質感標示牌等,都可以有效提升市場整體形象與購物品質。也感謝經濟部商業發展署及委員對臺南市集和攤商的肯定,也感謝各市場自治會、攤商的支持與投入。
臺南市政府將持續配合經濟部「優良市集暨樂活名攤評核計畫」,輔導更多市場與夜市投入環境升級與品牌打造,朝向「市場美學化、經營永續化」目標邁進。也誠摯邀請全國民眾白天到臺南的市場感受在地生命力、夜晚到夜市體驗臺南最具人情味的熱鬧風華,感受臺南好「市」再發光的魅力!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將於114年11月9日(星期日)下午1時至晚間8時,在南紡購物中心A2館一樓南紡廣場舉辦「札哈木音樂季-札哈木之星歌唱比賽決賽」。8位優秀決賽選手將在這天展開精彩的歌唱對決,角逐「札哈木之星」冠軍寶座。
黃偉哲市長表示,「札哈木之星」歌唱比賽不僅是展現歌唱才華的舞台,更是傳遞原住民族熱情的重要平台。來自全國各地地族人以聲情並茂的表演,唱出故事、「聲」入人心,期望藉此活動發掘更多具潛力的新星,並讓原住民充滿靈魂的嗓音持續被聽見。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主委白惠蘭Salau Kaljimuran表示,本屆「札哈木之星」歌唱比賽歷經1個月的網路海選及初賽,由專業評審選出8位擁有深厚歌唱實力的優秀選手登上決賽舞台,每位選手極具個人風格,將全力以赴爭取冠軍寶座外,也會有最佳人氣獎投票活動,歡迎各位市民好朋友到場參與票選,為選手們加油打氣。
除了精彩的歌唱比賽之外,現場還設有手作體驗區,民眾可親手製作原住民族文化鑰匙圈及涼拌山豬皮,體驗原住民族的手工藝及美食文化。賽後,則邀請到知名的原住民藝人-亦帆、魏金漢&周莉文、凡凡及失控樂團,輪番上陣帶來精彩演出。整場活動融合音樂、文化、市集及手作體驗,讓民眾感受到札哈木音樂季的多元魅力,滿足每一位音樂愛好者、文化探索者,及美食支持者,都能沉浸於原住民族的音樂文化盛宴。
今日(11月7日)全國肉品市場開市,農業局局長李芳林指出,臺南市自10月22日全國實施禁運禁宰以來,持續督導屠宰場及運豬車每日執行擴大清潔與全面消毒,並依中央規定配合採樣監測。經PCR檢驗,市場環境樣本均為陰性;同時已於11月5日完成中央指定的高規格消毒作業,確保市場環境安全無虞,讓恢復拍賣後的豬肉能安心供應市民餐桌。
動物防疫保護處處長方川和表示,肉品市場恢復拍賣後,市府將持續強化防疫管理與現場稽查,要求運豬車輛完成消毒後方可離場,並加強拍賣期間豬隻健康檢視與繫留欄豬隻健康巡查。同時督導運豬車司機及相關人員落實個人防疫措施,包含雨鞋、腳踏墊、車廂內外等處徹底清洗與消毒,防杜病原殘留與交叉感染。
有關因應非洲豬瘟全國禁運禁宰、禁用廚餘期間(114年10月22日至11月6日共15日)之產業補助支持措施,經7日農業部公布,分別由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受理取得再利用檢核養豬場之「飼料差額補助」、「廚餘清運油資補助」,以及所有養豬場皆可申請之「養豬農民之延遲上市豬隻飼料費用」;由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受理「異地批次母豬場之保育豬管制移動密飼死亡損失」;由農業部畜牧司受理「肉品市場營運成本及租金收入損失」;由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受理「毛豬承銷人之暫停業務收入損失」。臺南市政府農業局會盡速將申請書件轉給相關業者,並提醒盡速配合補助規定備妥文件,逕向受理單位提出申請。
新聞連絡人:臺南市農業局畜產科 徐幸君科長 0956-261-823
臺南市動物防疫保護處 洪振凱副處長 0905-128-810
發稿單位:經濟發展局
發稿時間:114年11月7日16:00
臺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為協助臺南優質中小企業走向國際,本週組團帶領在地業者至美國參與2025聖地牙哥體育用品及健身器材展(美國時間11月6、7日),並邀請國外買家與本市廠商交流媒合,擴展南市外貿商機並與國際接軌。
市長黃偉哲表示,在全球市場供應鏈快速變化下,如何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先機,是經濟貿易的重要課題,透過參與國際性展會提升產品曝光及尋求產業合作商機,可強化產品行銷力及產品接單合作機會,因此市府透過領團帶隊以「共同參展、買家商機媒合會,以及潛在買家企業參訪」之三合一拓銷模式,帶領南市廠商參加2025聖地牙哥體育用品及健身器材展,強化國外買主對南市優質產品之認識,並透過英文共同型錄的設計,提升產品設計感及共同行銷之傳播力與印象,期待達成南市產品外銷全球之目標,落實研發、生產、國際行銷之一站式產業輔導政策。
經發局局長張婷媛指出,本次參加2025聖地牙哥體育用品及健身器材展,結合本市運動器材OEM及ODM、設備模具、板金加工、機能食品等類型之業者,拓展臺南產業新市場,並以「Discovering Taiwan」標語意象,持續開拓新商機與合作機會,形塑臺南產品獨特、多元等面向,同時於展會期間,安排國外買家至本市攤位媒合商洽,增加接單銷售機會,此外也安排本市參展商與當地DICK'S Sporting Goods, Inc、Recreational Equipment, Inc.等器材設備、裝備業者進行拜訪,以相互建立聯繫管道及商談合作機會。
經發局強調,藉由此次拓銷運動設備及周邊之市場經驗,未來將持續協助臺南產業向外擴展,從多面向強化企業競爭利基,推動產官學研攜手共創產業新價值模式,提升在地全球化價值,合力開拓國際市場。
發稿單位:教育局
發稿時間:114年11月7日16:20
為積極打造「走進校園的牙醫診間」,讓孩子不因交通不便或資源不足而錯過口腔治療,臺南市政府與中央健康保險署、台南市牙醫師公會攜手合作,共同優化偏鄉學校牙科診療設備,今年再度獲得開基玉皇宮等民間團體協助購置牙科診療設備,捐贈建功國小、將軍國小、苓和國小及錦湖國小等4校,今(7)日於七股區建功國小舉行捐贈儀式,象徵偏鄉口腔照護服務在教育現場的深化與擴展。截至目前南市已有36所偏鄉國中小學獲贈牙科診療設備,創全國之冠。
南市教育局長鄭新輝及健保署南區業務組組長林純美到場感謝捐贈牙科診療設備的開基玉皇宮、將寶實業等民間團體代表及參與偏鄉巡迴醫療的牙醫師,投入偏鄉口腔保健,優化偏鄉醫療品質。尤其玉皇宮繼111年捐贈本市10所偏鄉學校牙科診療設備,今年再度送愛偏鄉,累計捐贈14校;牙醫師公會在偏鄉醫療的長期投入更是功不可沒。
市長黃偉哲表示,透過公私協力,牙科診療設備的佈建,造福偏鄉口腔健康,自110年健保署南區業務組協助媒合善化扶輪社等團體率先捐贈5校以來,陸續獲得開基玉皇宮、夢時代扶輪社、第一銀行文教基金會、幸福扶輪社等民間團體贊助。本次開基玉皇宮再度捐贈4校,截至目前南市已有36所偏鄉國中小獲贈牙科診療設備,感謝各界的善行義舉,不僅讓學生有舒適的牙科診療環境,更將醫療資源開放給社區居民共享,學校的診療室成為社區健康的重要據點,不僅守護學童,也為偏鄉社區建立起口腔醫療守護網,市府將持續支持此模式,讓「看得到牙醫、看得到改變」變成臺南偏鄉的日常。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南市長期重視學童口腔健康,推動從學校開始的預防觀念,培養孩子正確的潔牙習慣,根據113學年度的統計資料,國中小學生齲齒率為19.38%,遠低於全國平均值(23.63%),複檢率為93.76%,亦高於全國平均值(85.88%)。除學校多元化教學活動,醫療資源的投入尤其重要,特別是偏鄉地區醫療資源不足,透過健保署的大力引薦民間資源,熱心牙醫師投入偏鄉巡迴服務,方便偏鄉學生就近接受篩檢與矯治追蹤。
健保署組長林純美也表示,臺南市偏鄉學校牙科診療設備設置已成全國典範,健保署將持續強化偏鄉巡迴醫療及健康教育能量,確保設備長期發揮效益,後續將聚焦於深化衛教與巡迴服務,使設備能真正落實於偏鄉口腔醫療保健。
發稿單位:農業局
發稿時間:114年11月7日16:40
為感謝全國民眾在丹娜絲風災後對臺南的慷慨援助與愛心,使得家園重建之路得以順利完成,臺南市政府特別攜手南鯤鯓代天府、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管理處,將於11月16日(星期日)中午12點,在南鯤鯓代天府前廣場盛大辦理「虱目魚香繞鯤鯓,千人祈福平安宴」,邀請全國民眾共襄盛舉,以臺南在地最豐盛的美味,感謝各界的溫暖。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在風災後能迅速復原,最感謝的是全國各界的關懷與協助。這場「千人祈福平安宴」不僅是一場美食饗宴,更是一場感恩的盛典,藉由虱目魚料理傳遞臺南人的熱情與感謝,邀請大家一同前來南鯤鯓,以美食結緣、以祈福傳愛,讓重建的溫暖持續延伸。
臺南市政府農業局長李芳林表示,本次平安宴活動不僅是感恩,更是行銷臺南在地最優質農漁產品的絕佳機會。臺南特產的虱目魚將作為主角,結合其他在地食材,把最好的美味呈現在千人辦桌的宴席上,讓參與民眾「有的吃又有的買」,同時將臺南豐饒的物產推廣出去。
南鯤鯓代天府總幹事侯賢名指出,感謝全台各界宮廟及信徒的熱心支持,本次活動特別結合「平安鹽祭」,邀請大家一起來辦桌祈福。為感念風災後各界湧入的愛心,主辦單位除了提供豐盛佳餚外,更祭出超值優惠:原優惠:每桌將提供500元購物券。加碼大放送:地方與南鯤鯓代天府特別再加碼,讓每桌總共享有1,000元購物券回饋!
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徐振能表示,丹娜絲颱風對臺南造成重創,希望藉由平安鹽祭加碼舉辦的這場「千人平安宴」,能讓風災的烏雲徹底散去,共同迎來希望與重生的陽光。
發稿單位:經濟發展局
發稿時間:114年11月7日10:50
美光科技於今 (7) 日在臺南安平觀夕平台舉辦「守護海洋、永續環境」淨灘活動,吸引上百位志工與眷屬熱情參與。臺南市副市長趙卿惠親自參與,除感謝企業及社會團體投入環境保護行動外,也呼籲全民共同守護臺南美麗的海岸線。活動現場由美光志工團隊進行海岸清理,短短數小時內就清理出大量塑膠瓶、瓶蓋、吸管等海漂垃圾,讓觀夕平台恢復潔淨風貌。許多參與者也表示,希望透過行動喚醒更多人珍惜自然環境。
黃偉哲市長表示,觀夕平台是臺南重要的海岸景點,也是城市形象的象徵。透過淨灘活動,不僅能減少海洋廢棄物對生態的危害,更能喚起市民對環境永續的重視,本次活動感謝美光科技不僅投資臺南,並以實際行動展現對在地環境的關懷。趙卿惠副市長出席致詞時指出,市府將持續推動「減塑行動」、「淨零排放」等政策,並與企業、社區及環保團體合作,永續發展不只是口號,而是每一項實際行動的累積,感謝美光科技持續以創新科技與實際行動,彰顯企業社會責任與公共價值兼具的合作典範,實踐永續發展目標。
經濟發展局張婷媛局長進一步表示,環境保護不僅是一日的活動,而是持續的生活態度,期待未來有更多企業與團體加入行列,攜手打造更美好的永續城市願景,讓臺南成為兼具文化、美景與永續精神的宜居城市。同時感謝美光不僅在臺南帶動產業發展,更以企業力量落實企業社會責任,投入環境保護、教育推廣與社區關懷等,展現科技業推動永續城市的典範。
發稿單位:教育局
發稿時間:114年11月7日10:55
為了讓特教學生勇敢發光,在舞台上展現屬於自己的光彩,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每年舉辦特教學生才藝比賽,11月6日在安平國中舉辦國小場,7日在歸仁國小舉辦國中場,由教育局副局長王崑源及主任秘書陳宗暘代表出席,勉勵參賽學生勇於展現才華、發揮自信,盡情展現學習成果與多元能力,讓更多人看見特教生的努力與光芒。
市長黃偉哲表示,南市積極推動「融合教育」,致力營造適性共融、友善的校園環境,讓特教生能公平參與學習,也讓普通班學生學會正向接納、理解與尊重身心障礙同學,進而消弭偏見與歧視。透過舉辦特教學生才藝比賽,不僅讓社會大眾看見特教生的努力與才華,也讓這些孩子在藝術表演中找到自我定位、肯定自身價值,並在過程中獲得啟發與成長,讓大家一同感受融合教育帶來的溫暖與幸福。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每年舉辦的「特殊教育學生才藝比賽」,是南市特教界極具代表性的年度盛會,本次參賽學校共計42校,國小22校,國中20校,共計225人,特教生們在舞台上雖僅有短短三至五分鐘的演出,卻凝聚了無數教育人員與家長長期以來的愛心與陪伴,正因有他們無私的奉獻與支持,才能讓特教生勇敢走上舞台,展現自信與光彩。
教育局表示,團體組共計11組參賽,其中國中3組、國小8組;個人組共計47人參賽,其中國中28人、國小19人。參加團體組的新化國中連續2年參賽,今年將隨著鐵扇的旋舞,帶著信念迎戰未來,展現孩子們勇敢無畏的精神。首次參賽的東光國小化身為臺南的獵魔T-pop團,用音樂與舞蹈驅散黑暗,拋開煩惱釋放快樂,隨著音樂舞蹈出全新的自己。集中式特教班與資源班學生共同參賽的新市國小團隊,則融合籃球的彈跳與舞蹈的律動,以快板節奏為核心,用跳躍與擊拍動作交織運動與藝術,帶來青春洋溢、朝氣十足的表演。去年得到國小團體組特優的南區新興國小,今年同樣帶來精彩的演出,希望能延續去年的好彩頭。
立人國小王同學被診斷出自閉症,從小就對音樂展現高度興趣,雖然沒有接受過正規鋼琴課程,且不會看譜,必須靠耳朵聽旋律、靠記憶找到琴鍵位置,但每天都自動自發練習,讓旋律成為生活中的重要養分,一點一滴累積成果。宅港國小周同學因幼時發燒,腦部開刀導致一眼視力全無,但乖巧懂事,對音樂非常有興趣,參加學校社團烏克麗麗、弦樂團及太鼓練習,克服身體的障礙認真的學習。東區附興國小吳同學被診斷出亞斯伯格伴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從最初連夾琴、拿弓都困難重重,仍憑藉自己的努力及家人的堅持,至今學習已滿一年,帶來精采的演出。海佃國小陳同學因出生時難產導致腦性麻痺,仍然積極的每天復健及練習,此次為第3次參賽,帶來振奮人心的旋律。
玉井國中王同學是亞斯伯格症合併注意力不全的孩子,接觸鋼琴後,能聆聽音樂的優雅旋律、與接受多重感官的刺激。後甲國中林同學雖為中度聽覺障礙,但自小熱愛舞蹈,等待能展現自我的機會。關廟國中李同學自小確診為自閉症,透過學琴訓練手指與專注力,雖然過程中並不輕鬆,仍努力學習克服困難,成功通過鋼琴第11 級檢定,拿到第一張音樂證書,這次也帶來精采的演出。復興國中鄭同學被診斷為自閉症光譜與注意力不集中,仍對美術與音樂展現出驚人的天分,從此踏上學畫與學琴之路,努力克服障礙、突破限制。
教育局表示,今年比賽內容包羅萬象,涵蓋音樂、舞蹈、戲劇及體育,獲獎者將於12月19日由南區新興國小辦理的「114學年度特殊教育學生才藝比賽頒獎典禮」上公開表揚並擔任演出嘉賓;無論得獎與否,能看到這群特殊生在台上歡笑展顏、恣意舞動,就是這場比賽最大的意義,感謝幕後辛苦的師長及家長,今年選手們的表演依然活力四射、嗨翻全場。
發稿單位:觀光旅遊局
發稿時間:114年11月7日11:40
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邀請作家張耘書及鄭佩雯採集各類職人的生命故事,推出「臺南奇人帶路」,傳達臺南人的生活精神與態度。以《爸爸的手指頭》入圍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的藝術家楊士毅,曾為蘋果公司(Apple Store)創作大型剪紙裝置藝術「有閒來坐」,他的作品從影像到裝置藝術,傳遞的都是愛與幸福的故事。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楊士毅為國內知名剪紙藝術家、攝影師、同時也是導演,臺南許多裝置藝術如安平港濱歷史公園「大魚的祝福」、青鯤鯓扇形鹽田的「生命之樹」,以及多處公車候車亭外觀皆是他的創作,作品連結自然與人文脈動,觀照生活及在地文化,不僅觸動人心更屢獲國際獎項,讓臺南美麗的地標與獨一無二的地景被國際看見。
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長林國華表示,楊士毅曾走過黃土高原,異鄉之旅成為他生命的轉折,對自己的命運有深刻的理解,重新定義自己藝術創作是為「帶給人幸福」;而在臺南求學,有感於這片土地帶給他許多養分,所以選擇留在臺南並成立「聚合果工作室」,持續透過藝術分享幸福。
楊士毅的年少十分灰暗也曾迷惘,他心想既然無法改變困頓的環境,索性將生活視為磨練生命的健身房,透過不斷的提問思考,令自己更懂得理解與疼惜別人,並轉化於藝術創作中,讓每次的作品都可以成為別人在人生路途上的一點力量與風景。他將對社會的觀察,寫下《大魚的祝福》故事,之後具象延伸成安平港濱歷史公園的大型裝置藝術,希望讓大家意識到,在汪洋大海中,還有我們所立足的這座島嶼在承載與疼愛我們,就像一股永恆陪伴的力量,提醒島上的人不分族群應該彼此包容善待。同樣的理念也展現在青鯤鯓的「生命之樹」,他從貧瘠的鹽田裡感受到生命的韌性與意志力,相信只要心中堅定方向,海水也會為你讓路。以象徵生命力的大樹在鹽田中生長,並打造成一條朝聖之路,除了讓人領會鹽分地帶的生活精神,也引導人在步行中沉澱自我,明確自己的方向,堅定前行。也因為一直以來秉持著創作初衷不為藝術,只是想給人幸福與力量的理念,而讓美商蘋果公司找他合作。
楊士毅說,他所有的作品都是一種指向,如同「指月」般順著手指的方向去看月亮,目的在藉由作品引人去留意環境,感受一花一葉、天地自然的美景,既是設計裝置藝術,同時也是設計人的行為,強調透過藝術引導人發覺周遭的美好,找回人與土地的感動。而因為妻子,楊士毅重拾剪紙藝術,不但讓創作以愛為著力點,更將鏤空形式融入成為他裝置藝術的重要元素,利用穿透形成虛實並存,讓觀者與環境產生共鳴,也達到天地合作,既與世界融合又豐富自己。剪紙藝術形式,也成為楊士毅裝置藝術創作的風格標幟。不過,楊士毅表示,所有的作品對他而言其實都只是半成品,當有人因他的作品而喜悅,甚至露出幸福笑容,才是完成了作品。
搬來臺南定居後,楊士毅更深愛上臺南,尤其是中西區的街道巷弄,他常與妻子漫步其間找尋靈感也發掘感動,應了雕塑家羅丹所說「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他說臺南這座城市從不缺少美好與驚喜,唯一的門檻就是自己有沒有去感受,你願意感受,美好一直都在你身邊,一如他所傳遞的理念。
觀旅局自3月起連載「臺南奇人帶路」系列報導,介紹臺南職人的生命故事,即將於12月出版專書,邀請民眾來體驗臺南的獨特魅力。11-12月臺南各地活動滿滿,「2025臺南關子嶺溫泉美食節」(10/18-11/24)、「2025虎頭埤水與綠 路亞竿環保釣魚比賽」(11/15-11/22)…等,更多最新的臺南觀光景點與活動,請持續關注「台南旅遊網」及「台南旅遊粉絲專頁」查詢。





